查看原文
其他

高质效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答好《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诉源治理改革美丽杭州“必答卷”

杭州检察 2024-03-18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努力答好《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的法治“必答卷”,近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促进法律监督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希冀推动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从“办理”向“办复”转变,以更高水平的检察建议推动更高层次诉源治理,为全省、全国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杭州经验和样本。《意见》共四十条,分别由总则、立项制发、落实保障、评估考核、附则等六部分组成,内容涵盖“立法制发——落实反馈——质效评价”等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办理工作全生命周期,《意见》创新创亮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学建构

精准界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意见》不仅明确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定义,而且针对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界限模糊的实务难题,从制发对象、监督事由、建议内容、保障落实手段四个方面予以区分。《意见》规定,属于公益诉讼领域的公益损害,需要对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职责的违法问题进行监督的,应当优先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办理同一类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有关单位存在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需要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监管、改进工作的,可以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二是数字赋能

有效拓展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

覆盖广度和治理深度




《意见》强调,数字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是检察工作迈向现代化的“船”与“桥”,是检察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引擎。深刻把握数字时代鲜明特质,紧紧抓住大数据赋能的重要发展机遇,整合优化数字检察资源,深入挖掘法律监督线索,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方式推动落实“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检察建议办理机制,及时发现、深度剖析社会治理风险环节和点位,助力实现“办一案、牵一串、治一片”。


三是宣告送达

着力提升建议的刚性与韧劲




《意见》要求,依法有序推进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常态化、规范化宣告送达。积极探索在涉企合规案件中开展常态化宣告送达工作先行试点。宣告送达应商被建议单位同意,可在检察院、被建议单位或者其他适宜场所进行,并应由包括检察官在内的至少二名检察人员出席,鼓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第三方人员参与。《意见》同时规范了宣告送达的准备工作与相关法律程序。


四是巧借外力

显著增强建议公信与权威




《意见》明确,重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应注重项目化推进,全市两级检察院每年应制定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项目计划,确定若干重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项目。重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实行第三方全程参与。项目开展过程中应邀请有关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第三方人员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调查核实、研究论证、宣告送达、回复接收、督促落实等工作。


五是完善考评

夯实建议落实的质量与效能




全市两级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对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进行流程监控和数据统计分析,定期组织对本级和下级检察院制发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进行质量评查。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定期开展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评选工作。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纳入检察官履职绩效考核,突出对调查核实开展情况、文书质量、督促落实工作开展情况、落实效果等的考察。在检察履职中发现监督线索,形成分析研判报告或者制定可行性方案,推动上级院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开展专项行动的,相关检察履职工作应当纳入检察建议绩效评价。


下一步,全市两级检察院要立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杭州实践的司法需求,高质效制发每一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持续抓好检察建议贯彻落实工作,扎扎实实地将办案效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治理效能,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看得清的方式实现,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杭州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供稿 | 法律政策研究室

编辑 | 金晶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